观潮(李正文)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宽阔、笼罩、薄雾、若隐若现、昂首东望、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沸腾、横贯江面、齐头并进、奔腾、漫天卷地、依旧、恢复”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3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钱塘潮的神奇壮观。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中的有关语句,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钱塘江资料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题
同学们,你们到过江边吗?你们可知道,大江大海不仅有风平 浪静的时候,有波涛汹涌的时候,还有由于月亮和太阳的吸引力、地球自转的离心力再加上特殊的地形等作用,水面会发生定时涨落的现象,这就叫作“潮”。板书“潮”。一位曾亲眼看过钱塘江潮水涨落的人,把他的所见所闻生动地描绘了出来。板书“观”。(生交流课前搜集的钱塘江资料)
二、初读课文
要求:
要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画出文章的生字新词,标出段序。
边读边想象画面,想想课文主要记叙了什么?
检查:
三、再读课文
要求:
正确的朗读课文。
给课文划分自然段。
运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边读边想象画面,注意:根据作者描述的顺序,使你在头脑中出现了哪些画面。他看到的是怎样的一次大潮?
读后学生逐一回答问题,根据回答板书 :钱塘江大潮,天下奇观。追问:“天下奇观”的“观”当什么讲?什么叫“天下奇观”?观潮便是观天下奇观!
学习1~2自然段。(观察潮来前的景象,体会人们的心情)板书:风平浪静
三、字词学习
随机抽读,相机指导易读错的字音。
指导书写易错的生字。
学生习字,抄词。
四、结束语:
海宁市盐官镇的海塘大堤上人山人海,人们不远千里的来到这昂首东望,等着,盼着,他们等来盼到的是一派怎样的景象?我们下节课继续“观潮”。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
(出示观潮台上人山人海的图片)观众朋友你们好,我现在就站在观潮台上,大家跟随我们的镜头便可以看到海塘大堤上已是人山人海,人们正在翘首东望,这种情况下往往是最需要找人倾诉的,来,我们不防采访几位观众,了解一下他们此刻的心情又是如何的呢?(生模仿观众谈等盼的心情体会)。现在正是午后一点种左右,我们把镜头交给前方记者,让他继续如实地向我们报道。(指明一组学生朗读3~5段)
二、研读课文3~5段
1、潮来时:
读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生边说师板书:
声音:闷雷滚动 山崩地裂
潮来时
样子:一条白线 水墙 千万匹白色的战马
潮来时作者是按照什么观察顺序来写的,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潮来后 : 恢复平静 水位高涨
人们:人声鼎沸 踮着脚
3、观看潮来录象。
3、看到这种场面你最想说什么?用句子词语来形容一下。(钱塘大潮不愧为天下奇观)板书:奇
是的,北宋大文豪苏轼在《观浙江涛》中也发出了这样的赞叹: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可以用声音表达自己的赞叹吗?
总结:
古往今来又有谁知道静静的钱塘江流过了多少水!钱塘江,浙江人民的母亲河,身为浙江人我们为自己拥有一位这样的母亲河而骄傲,身为中国人我们为祖国拥有这样的大好河山而感到自豪!
三、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作者对钱塘江大潮的描绘有声有色、气度非凡,使我们的眼前仿佛浮现出大潮的画面,读来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深受震撼。他为什么能写得这么好?窍门在哪呢?
我们不防来看看:
如 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象闷雷滚动。
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文中把什么比喻成了什么?
你还能找到类似这样的语句吗?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总结:语言生动
作者的记叙顺序清晰富有条理:潮来前 潮来时 潮来后
祥略得当: 潮来时 详写
间接描写:用观潮的人数之多,热情之高衬托大潮的奇特。
四、板书设计:
潮来前: 风平浪静
声音:闷雷滚动 山崩地裂
潮来时
样子:一条白线 水墙 千万匹白色的战马
潮来后 : 恢复平静 水位高涨
内容来自存起来软件:www.cqlsoft.com
本站所有资源仅供学习与参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
本站为非营利性站点,所有资源均是网上搜集或私下交流学习之用,任何涉及
商业盈利目的均不得使用,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本站仅仅提供
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所有资源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联系我们。我们会在收到信息三天内给予处理!
本站提供的普通下载点可能造成多线程类的软件无法下载,建议直接点击或另存为下载!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513175919#qq.com(#换@),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