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二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制作标本——表内除法
单 位:龙泉中心校
第一课时: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一)
龙泉中心校 冯娟
教学内容: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教科书72-73页。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景,学习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
2、 经历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在与同伴共同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能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培养学生多中选优的能力。
教学难点:探索口诀求商的方法。课前小研究:
1.看、读课本72页的信息窗1-采集动物标本,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2、根据这些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吗?
3、谈谈你的计算方法
4、自己尝试列出除法竖式。
5、你有哪些收获?
一、课前预习
( )五十五 ( )三得九 ( )四得八
( )四十二 ( )五二十五 二( )得六
四( )二十 五( )二十五 三( )十二
教学方法:让学生以排火车的方式进行。
【设计意图】:复习以前的知识,为这节课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采用排火车的方法可以节省时间。
二、新课教学
活动一师:同学们,你们经常到郊外去玩吗?都参加过哪些活动?(学生回忆到郊外参加过的活动,如:放风筝、捕蜻蜓、捉蝴蝶、采野花等。)
探讨课前小研究
2、活动二:师:你能根据我们找到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小组汇报:笑笑,平均每人捉了几只蝴蝶?朵朵:采了几种花?
丽丽:平均每人采了几种叶子?)
师把问题都板书到黑板上,然后让学生试着列式和解答“笑笑”的问题。
3、谈谈你的计算方法
生可能出现的方法:1、用学具摆一摆;2、用减法算;
4、用乘法口诀来计算。 师: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
生谈自己的想法。
师:同学们很会动脑筋,想出了很多的好办法来算15÷3的结果。
其实我们都是在想几个3是15,也就是用三五十五这句口诀。
教师板书:
三(五)十五 商是5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用口诀求商。
教师板书:用乘法口诀求商
5、练习:(1)16÷4= 20÷5= 12÷4= 10÷2= 9÷3=
(并且说出它们利用的口诀)
教学方法和手段:排火车。
教学设计意图:对新知识利用口诀求商的巩固。
(2)15÷3= 15÷5= (并且把他们的口诀说出来,让学生发现有什么关系,这两个除法算式都用了同一句口诀)
(3)二四得八 三五十五 利用它们能不能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6、活动四:重新出示信息窗,解决“朵朵”的问题,
(采了几朵花?)
并且让学生列出横式并且试着用竖式解决。
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作品。
【教学设计意图】:通过用投影仪展示学生错误答案,
亲近于学生,并且来让学生增强对新知识的渴望。
师:刚才没有用口诀来计算的同学,你现在能再来试一试吗?
师:计算除法,我们还可以把它写成竖式。
1、学生交流自己写的竖式
2、教师讲解并板书:
先写被除数8,再写╯,最后在╯8的左边写除数2,想8里面有几个2 ?
然后再在横线上写4……
4 ……商
除数…… 2╯8 ……被除数
8 ……2 和4 的积
0
(学生学习除法竖式的书写和计算过程。
理解每一步的意义及被除数、除数、商的位置)
三、自主练习
教师先让学生想想怎样涂,然后由学生独立完成并进行交流,交流时,要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怎样涂的。
练习时,要重点让学生看一下被除数是俩位数的,商写的位置。
四、总结,让学生说说自己这节课的表现和学习的情况,并且找出这节课中表现最好的个人和小组,师进行总结。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自由发言。
【教学设计意图】:让学生找到自己学习的榜样,同时,鼓励表现好的学生,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课时:用2—5的的乘法口决求商(二)
龙泉中心校 张丽娟
教学内容:教材第七单元信息窗2,红绿点的两个问题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巩固用2—5的口决求商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口算除法练习。
教学设计:
20÷4= 6÷2= 10÷2=
四( )二十 二( )得六 二( )一十
12÷4= 12÷3= 20÷5= 16÷4=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用2—5的乘法口决求商(二)
(1)一共用了几只蝴蝶?
2×5=10(只) 口决:二五一十
(2)每件标本用了几只蝴蝶?
10÷2=5(件) 口决:二(五)一十
(3)一共做了几件标本?
10÷5=2(件) 口决:(二)五一十
第三课时: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
龙泉中心校 司书华
教学内容:第七单元信息窗3,红绿点两个问题及相关“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习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
2、经历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与同伴共同探讨的计算方法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难点:会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情境导入:
同学们为了让自己的标本制作的更加精致,今天他们去参观标本展,我们要和他们一起去你们高兴吗?瞧,你看到了什么?
二、探究新知:
1、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说了些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图上的蝴蝶标本一共用了几只蝴蝶?
说能来说说2、5和10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2、根据一共用了10只蝴蝶,你还能想到求什么?(提示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可以求作了几件标本?和每件标本用了几只蝴蝶?
他们分别怎样列算式呢?
你是怎么算出来的?这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
(1)、可以求作了几件标本?
10÷2=5(件)口诀是:二(五)一十
谁能说说算式求什么?算式中每一部分表示的是什么?
(2)、每件标本用了几只蝴蝶?
10÷5=2(件)口诀是:(二)五一十
谁能说说算式求什么?算式中每一部分表示的是什么?
3、刚才我们用一句乘法口诀二五一十,计算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对应的除法算式。在今后的计算中我们会常遇到这种计算,我们就可以借助乘法口诀来解决除法算式,这样更方便。
4、现在我们就用我们所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吧!看谁最有办法!
完成教科书第79页自主练习的第3题。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谁来解决?用哪一句口诀来帮助计算的?
你还能提出其他的问题吗?
三、巩固练习:
游戏:
看口诀列一个乘法算式两个除法算式
四、全课小结:
你这节课都有哪些收获呀?
第四课时 倍的认识
龙泉中心校 杜革荣
教学内容:倍的认识
教学目的:
1.通过实物演示和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为学习倍数关系的应用题做准备。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见过大海吗?
生:见过。
师:你在海边捡过贝壳吗?
生:捡过。
师:科技小组的同学正在大海边采集贝壳标本,想不想去看一看?
生:想。
(出示情境图)
师: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哪些信息?
生:王丁拾了3只,李飞拾了6只……
师:谁还有补充?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倍’
1.建立‘倍’的含义
师:同学们发现这么多信息,那我们先来看看王丁和李飞拾贝壳的情况。王丁拾了几只贝壳?李飞拾了几只贝壳?
生:王丁拾了3只,李飞拾了6只。
师:下面请同学们用学具摆一摆他们两个拾贝壳的情况第一行摆王丁拾的,第二行摆李飞拾的。
(生动手摆,师同时板摆。)
师:(指着黑板)仔细观察比较一下,他们两个拾贝壳的情况你发现了什么?
生:王丁比李飞少拾3个。
生:李飞比王丁多拾3个。
生:王丁拾了3只,李飞拾了2个3只。
师:也就是李飞拾的贝壳数里有两个王丁那么多,那你能根据刚才摆的,想个办法,让大家清楚地看出李飞拾的只数是两个王丁那么多。
(生动手摆,师巡视。)
师:谁愿意把你的方法说给大家听一听?(生上台。)
生:移一移。
师:为什么3个一份3个一份的分?
生:王丁拾了3个。
生:圈一圈。
生:分一分。
师:好了,同学们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表示方法,虽方法不同,但意思是一样的。(电脑出示三种方法。)
师:指说,王丁拾了3只,李飞拾的只数里有这样的2份,也就是6里面有2个3,我们还可以说6是3的2倍。
板书:6里面有2个3,6是3的2倍。
问:这个字你认识吗?
师:对,今天我们就来和它交朋友,板书课题:和倍交朋友。
师:6里面有2个3,6是3的2倍,你会像教师这样说吗?
(生说,小组互相说)
(1)师:现在李飞又拾了3只贝壳(板贴),现在李飞一共拾了几只贝壳?
生:9只。
师:现在李飞拾的贝壳数是王丁的几倍?
生:3倍。
师:你怎么知道?
生:9里面有3个3,9是3的3倍。
师:谁能像这样说一说?(找2生说)
(三)师:能干的李飞又拾了3只贝壳(板贴)现在李飞一共拾了几只贝壳?
生:12只。
问:12是3的几倍?
生:4倍。
问:为什么?
生:12里面有4个3,12是3的4倍。
师:你能上来给大家圈一圈让大家清楚看出12里面有4个3(生上台圈)
师:这样我们就能很清楚看出12里面有4个3,12是3的4倍。
(3)师:不甘落后的王丁也匆忙拾了一只贝壳,那现在王丁拾了几次贝壳?
生:4只。
问:12是4的几倍?请动手摆一摆
(生动手摆,同时找一生板摆)
师:下面同学已经摆完了,我们来看这个同学摆的,你能说一说你为什么4个一份,4个一份的分?
生:因王丁拾了4只,12里面有3个4。
师:你们和他一样吗?
生:一样。
师:这样我们就能看出,12里面有3个4,所以,12是4的3倍。
(4)师:同学们往这儿看(电脑出示)
问:李飞拾的贝壳数同样都是12,为什么上面3个一份,3个一份的分,而正面却4个一份,4个一份的分呢?
生:因为上面王丁拾了3只,下面王丁拾了4只。
师:对,也就是都是李飞和王丁比,要想知道李飞拾的贝壳数是王丁的几倍,就要看李飞拾的贝壳数里面有几个王丁的个数。
(5)师:那王丁拾的贝壳数是6的时候,12是6的几倍?为什么?
生:2倍。因为12里面有2个6,所以12是6的2倍。
师:当王丁拾的贝壳数是12的时候,12是12的几倍?为什么?
生:1倍。因为12里面有1个12,所以,12是12的1倍。
(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1.师:根据刚才大家的表现,相信你们已经和‘倍’成了朋友。
(出示情境图)
师:根据刚才发现的信息,你能提一些有关‘倍’的问题吗?
生:李飞拾的贝壳数是王丁的几倍?
生:丁明拾的贝壳数是王丁的几倍?
生:林杰拾的贝壳数是王晶的几倍?
生:林杰拾的贝壳数是丁明的几倍?
师:同学们真棒,提出了这么多有关倍的问题,那我们先来看看这个问题。(出示:刘林拾的贝壳数是王晶的几倍?)
问:这个问题怎样解决?你想到的方法与小组同学说一说?
(小组活动,师巡视)
师:谁把你的方法给大家说一说?
生:想8里面有2个4,8是4的2倍。
生:想口诀,二四得八。
师:也就是8里面有2个4。
生:用摆一摆的方法,看8里面有2个4,8是4的2倍 。
师:谁还用不同方法?
生:我用列算式的方法:8÷4=2
师:你为什么这样列式?
生:想8里面有2个4,8是4的2倍, 所以8÷4=2
师:看着你们美美的当了一回数学家,发明创造了这么多好方法,从这儿可以看出,要求刘林拾的贝壳数是王晶的几倍?也就想8里面有几个4,所以用除法计算,板书:8÷4=2,因为倍不是计量单位,所以不是单位名称,在得数2的后面不要写倍字,你们记住了吗?
生:记住了
师:好,你们可要说到做到。
2.师:刚才大家提出这么多有关倍的问题(电脑出示),每个同学选一个你喜欢的问题独立解决并写出算式。
(生自由写式)
师:谁给大家说一说你选的哪个问题?怎样列式?
(生自由答)
师:看来我们班同学解决问题的能力真强
师:相信你们现在已经和“倍”成了知心朋友,都知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三、巩固练习1.师:图形王国的一些图形听说我们已经和倍成了好朋友,它们也来到我们课堂,请同学们打开题卡,看一看能解决它们提出的问题吗?
(生自由回答)(找一生展示)
师:我们来看这个同学做的
问:你为什么3个一份3个一份圈
生:因为蓝色的有3块
师:要求红正方体的个数是蓝色的几倍,也就是求什么?
生:求9里面有几个3?
师:算式这样列对吗?
生:对,9÷3=3
师:第二个你为什么4个一份,4个一份的圈?
生:圆形有4个
师:要求△的个数是○的几倍?也就是求什么?
生:求8里面有几个4?
师:看他算式对不对?
生:对8÷4=2
2师:科技小组的小明不知遇到了什么问题,想请大家帮帮他,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电脑出示)
师:要求去年妈妈的岁数是我的几倍:怎样列式?
生:35÷5=7
师:今年妈妈的岁数是我的几倍,小组讨论讨论
(小组讨论)
师:哪个小组来说一说
生:今年妈妈和小明都长了1岁,所以用36÷6=6
师:你们组和他们一样吗?
生:一样
师:你们个个真是聪明的孩子,小明说谢谢你们。
四、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共同解决了生活中的许多问题,谁能说一说都学会了哪些知识啊?
生:我学会了“倍”
生:我学会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生:我和倍交成朋友。
师: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还有许多有关倍数的数学问题,请同学们留心观察,找一找,说给你的同学或爸爸妈妈,这节课上到这儿下课。
第五课时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龙泉中心校 杜革荣
教学内容: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初步认识“倍”,了解“倍”的意义的基础上,会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2、在实际情境中,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解决相关的现实问题。
3、结合现实生活提出简单的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在初步认识“倍”,了解“倍”的意义的基础上,会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你喜欢大海吗?
生:喜欢。
师:为什么?
生:大海不仅非常美,而且有许多鱼虾、贝壳、珊瑚等。
师:你和爸爸、妈妈一起在海边捡拾过贝壳吗?你知道五彩斑斓的贝壳可以做成什么吗?
生:可以把漂亮的贝壳制成各种各样的工艺品。
师:贝壳不仅可以制成各种各样的工艺品,而且,可以制作成标本,供大家参观。我们学校科技小组的同学,正在自己动手制作贝壳标本,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
(二)、新授。
1、出示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提取数学信息。
师:同学们观察的都很仔细。谁能把他们的对话读一读?(生边读,师边板书)
师:听了他们的对话,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林杰用了多少个贝壳?
生2:王晶用了多少个贝壳?
生3:李飞比王晶多用了多少个贝壳?
3、带领学生一起解决第一个问题。
师:要想知道林杰用了多少个贝壳,需要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在学生自己思考后,可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
引导学生从对话中找出:刘林用了2个贝壳,林杰用的贝壳数是刘林的3倍。
4、学生动手操作。
师:请同学们用先用学具摆出刘林用的贝壳数。再用学具摆出林杰用的贝壳数吗?要求:使人一眼能看出林杰用的是刘林的3倍。
师:谁能到上黑板上摆一下?(找一生到黑板上摆)
师:其他同学自己动手摆一摆。(学生摆,教师巡视。)
师:说一说你们为什么这样摆?
生:因为林杰是刘林的3倍,所以要摆3个2。
在交流中,使学生明白“求2的3倍是多少,就是求3个2是多少。”同位互相交流再说一下。
师:3个2的和就是6,我们可以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
生:2*3 =6(个)
师:刚才通 内容来自存起来软件:www.cqlsoft.com
本站所有资源仅供学习与参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
本站为非营利性站点,所有资源均是网上搜集或私下交流学习之用,任何涉及
商业盈利目的均不得使用,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本站仅仅提供
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所有资源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联系我们。我们会在收到信息三天内给予处理!
本站提供的普通下载点可能造成多线程类的软件无法下载,建议直接点击或另存为下载!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513175919#qq.com(#换@),我们将尽快处理。